时间:2023-03-30 01:09:55 | 浏览:1757
茶叶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饮品之一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它的身影
有圈友发来求助
听说喝茶可以帮助刮去肠道内的油脂
解腻、降血脂
真的有这样的功效吗?
张晋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
喝茶有“消肉食”的作用,但只是改变脾胃消化吸收的功能,而不是清除身体长出来的脂肪。
因为脾有运化功能,运化水谷精微,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为气血。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当中包括肉食、谷食、蔬菜,其中肉食吃多了以后,茶能够促进消化吸收,转化成我们需要的气血精微物质,而避免因为饮食不当或消化不当产生的水湿痰浊(血脂)。所以,喝茶对于血脂高的人群也有好处。
注意: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热量终归是这么多,消化吸收的能力不是完全靠茶能够提高的,还是要减少摄入。
倪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血液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最佳茶水比
大多数名优茶(绿茶、红茶、黄茶、花茶)标准的投茶量是1克干茶配50毫升水,即茶水比为1:50;
普通大宗茶(绿茶、红茶、黄茶、花茶)的茶水比为1:75。
黑茶、白茶、乌龙茶的投茶量应更多些,其中黑茶的茶水比为1:50~1:30,白茶的茶水比为1:25~1:20,乌龙茶的茶水比为1:15左右。
这几种情况下最好别喝茶
1. 饭前、空腹时不宜喝茶
饭前喝茶会冲淡唾液,还会暂时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下降。空腹喝茶对肠胃有直接的刺激,会使消化液被冲淡、稀释,影响消化,并且很多人爱喝浓茶,这也是不好的,这样很容易导致茶醉的现象。
茶醉:指饮茶过浓或过量所引起的心悸、全身发抖、头晕、四肢无力、胃不舒服、想吐及饥饿现象。尤其是空腹饮浓茶或平时少饮茶的人忽然喝了浓茶、或身体比较削弱的人喝浓茶,都很容易茶醉。喝酒会醉,饮茶也同样会醉,而且茶醉不比酒醉轻松,茶醉的时候,虽觉胃中虚困,但又像有什么东西装在里面,在胃和喉咙中翻腾,想吐吐不出来,严重的会头昏、耳鸣,浑身无力。
解决醉茶的方法也比较简单,一般来讲,只要喝一碗糖水就可以了。
2. 饭后不宜马上喝茶
饭后立即饮茶也会稀释胃液,从而影响食物消化。同时,茶中的单宁酸能和食物中的某些物质相互作用,给胃增加负担,并影响蛋白质的吸收。
最好在饭后一小时后喝茶,才可以促进消化,消除油腻。
3. 不宜喝太浓的茶
古人云“淡茶温饮最养人”。不宜喝太浓的茶。浓茶含有较多咖啡因,茶碱也比较多,刺激性强,特别是女性在孕期更不宜喝浓茶。
4. 不宜喝太烫的茶
太烫的茶水对人的咽喉、食管和胃刺激较强。据研究显示,经常喝温度超过 62°C茶的人,胃壁较容易受损,易出现胃病的病症。所以茶泡好后,稍等片刻,待茶水温度冷却至 60°C以下再慢慢享用。
5. 茶与酒要分开食用
不少人在酒后都喜欢喝浓茶,认为茶水能够达到消食、润燥、解酒的功效,但实际上在酒后喝茶对肾脏是不利的。
茶水中所含的茶碱本身有着利尿的作用,但在酒后酒精转化的乙醇还未完全分解时,此时饮茶,人体会因为茶碱的利尿作用将乙醇引入肾脏!乙醇对于肾脏有着极大的刺激性,这一过程对肾脏功能将造成损害。
6. 茶与海鲜要分开食用
鱼、虾、蟹等海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素,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鲜后马上喝茶,不但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海鲜中的钙还会与茶中的鞣酸相结合,形成难溶的钙,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
这两类人要注意
1、脾胃弱的人群
可以用陈皮普洱茶,既可以行气化痰,还有暖胃的作用,还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对于利肠腹有一定的帮助。
脾胃弱的不太适合大量喝乌龙茶或者绿茶,因为它的寒凉作用会更强一些,会影响脾胃阳气,影响消化吸收的功能。
脾胃弱的中老年朋友选择茶叶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要选择熟制的,同时要少量喝。
2、容易出现睡眠问题的人
减少喝茶,同时掌握好喝茶的时间。
建议午后就不要再喝茶了,尤其是睡眠不好、入睡困难的人,可以清晨起来喝一杯普洱茶或黑茶,因为茶有生清的作用,上午需要阳气向上升发的,对于我们的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小贴士
头昏头沉、觉得头脑发热,建议喝一点绿茶,可以清利头目、清心除烦。
胃不舒服就少喝绿茶,可以喝一些乌龙茶或喝普洱茶,还可以喝一些茯茶,对胃的影响小,同时还有静心除烦的作用。
除了这种单纯的茶叶之外,中医还有很多代茶饮。
生姜茶️
如果吃得比较多,胃不舒服时可以喝一些绿茶配上生姜,这样做成的姜茶,对脾胃的影响小,还能起到清利头目、清心除烦、暖胃和中、止呕的作用。
(CCTV生活圈)
导语:现代人每天都在谈论的问题是养生,我们从一些电视节目当中也可以看到养生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开始注意自己身体的养生情况。养生这个词语的出现,其实它的意思是顾名思义的,因为所谓的养生,
随着全面小康时代的到来,国民的健康素质原来越高。从90后“空巢老人”到真正意义上的中老年人,都非常注重养生。但中医师提醒,普通民众要学会分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方法,切忌从众,以免错误养生损害健康。这些养生习惯会损害健康1.每天梳头100下很多
每天为您送上市中医院重点专科、专家介绍、原创科普、杏林微视频、杏林微普法等优质内容。关注微信,了解医院的最新资讯,好文章要与大家分享哦!体质养生由于体质的形成与先天和后天因素有关,而遗传因素的多样性和后天因素的复杂性使得个体体质存在明显的差
现如今许多人都把养生提上了日程,越来越多的养生方法也应运而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正确地养生,而且如果触犯了“养生禁忌”,还有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养生的时候“养生禁忌”不要触碰。养生保健要规避哪些禁忌事项呢?1、 频繁的
自从经历过新型冠状病毒风波后,大众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通过饮食、运动或用保健品的方式来保健养生,其实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养生侧重点,可以跟年龄对照着看一看。短短一生中如何养生保健?1、10岁应活蹦乱跳一般长到10岁时五脏六腑已经发育完善和
本文来源: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冬天比较寒冷,尤其是在北方。冬至这一天在一年当中是阴气最盛的一天,白天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不过阴长到极限之后,也就不会无限制地去长了。冬至一阳生,冬至一方面阴气至极,同时阳气也开始生长出来了。所以冬至是一个
关于养生的话题,避免不了和健康扯上关系,每个人都对养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些人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身强力壮,根本就不需要养生,养生是老年人应该注意的问题;老年人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内的各器官的功能慢慢地在衰弱,因而更注重养生是完全没有问
明天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大寒节气既是寒极之时,也是一年24节气轮回的终点,是冬之落幕、春之前奏。中医养生观点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敛藏的时令,养生也要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重点做好“冬藏”。与此同时,大寒节气处在冬春季节的交
在车水马龙的现代社会中,男女老少都有意或无意地遵循着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有其效率优势,却也导致人们的各种健康问题层出不穷,而这些健康问题,常常是疾病还未真正发生只出现了部分前驱症状的表现, 现代医学往往很容易忽视这些“不起眼”
你知道吗?人体一旦保持某种姿势,并维持一定的时间,就能起到治疗疾病及养生保健的作用。脚尖走路防痔疮每天早晚各走2000米左右,走路时,双脚抬起脚后跟,用脚尖走路。这样练习,既有利于提肛收腹,又使肛门静脉瘀血难以形成。既防治了痔疮,又可防止脱
早起花间走 颐养心神夏季,气温升高,人们汗液排量加大,室外活动减少,老年人和经常久坐的白领一族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如何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进而预防心血管疾患的发生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养生专家张明主任医师介绍说,夏季
苏荣扎布苏荣扎布,蒙古族,1929年出生,内蒙古医学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起从事蒙医临床工作,为首届国医大师。“八戒”安心苏荣扎布认为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会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
生活中人们必须要做好养生保健工作,尤其是要注意饮食上的调理,不仅能为身体补充能量,同时也降低了患上疾病的几率。养生时间表是怎样的?1、饭后半个小时吃水果水果里面含有糖分会直接被小肠所吸收,平时所吃的肉类以及主食等混合性的食物,里面会含有大量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明天,我们即将迎来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都说雨水是春天的开篇,但此时冬天的寒意尚未散尽,气温也会大幅波动。那么雨水节气养生应该注意哪些要点?在多变的气候中,老年人以及体质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