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5:24:17 | 浏览:240
前不久我们迎来夏至节气,这标志着炎热的盛夏来临。然而,今年有点特殊,近10年来罕见地持续强降雨天气,让广州进入了“湿热焖煮模式”。
暑湿特别容易困阻人的阳气,人往往有食欲差、周身不爽、疲倦、乏力等不适症状。
因此,今天我们结合时令特定,围绕“健脾、祛湿、清热”等话题,为广大读者提供对付湿热的养生之法。
常用的祛湿中药有三大类。
01芳香化湿
藿香、佩兰、苍术、砂仁、白豆蔻、厚朴、草果等——主要适用于寒湿类。
02清热燥湿
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苦参、茵陈、金钱草、田基黄、溪黄草、垂盆草等——主要适用于湿热类。
03利水渗湿
茯苓、泽泻、猪苓、赤小豆、车前子、车前草、通草、灯心草等。若与芳香化湿类配,治寒湿类;如与清热燥湿类配,治湿热类。
如果是脾虚生湿,还需配上补脾祛湿功效并见的药物,如白术、扁豆、五指毛桃、芡实、黄芪(可利水)等。
另外,湿容易阻遏气机,治法上“气行则水行”,所以祛湿方中常配行气药,比如陈皮,行气燥湿,健脾化痰功效齐备。行气与祛湿功效并见的常用药物还有砂仁、白豆蔻、厚朴等。
持续的降雨,加上天气炎热,这种气候特点对于人体来说,容易导致出汗、困倦、乏力、厌食的症状。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吕雄介绍,这就是中医说的,湿热困脾。此时,可适当调整室内温度,必要时降低室内湿度,会让人觉得环境凉爽,改善困倦的感觉,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另外,出汗后及时洗澡,保持身体干爽,也是避免湿热邪气伤人的主要方法。“香茅等芳香化湿类药物具有醒神通窍的作用,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如果在洗澡时放点香茅,不仅香气四溢,而且洗完后人的皮肤会感觉很干爽,连出汗都变少了。” 吕雄说。
潘毅教授指出,薏苡仁、五指毛桃、芡实、黄豆、赤小豆、黑豆、冬瓜、陈皮、荷叶、土茯苓、马齿苋、玉米、高梁、荞麦、大麦、白果、莲子、胡萝卜、芥菜、海带、紫菜等均是祛湿的常用食材,可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单用或排列组合地换着用。
【注意】
薏苡仁、土茯苓、赤小豆等利水力较强,孕妇慎用。
【材料】
土茯苓 50 克、赤小豆 100 克、薏米 50 克、老鸭 1 只、 陈皮 1 瓣、 生姜 2 片。(3-4 人份)
【做法】
1. 把赤小豆和薏米提前浸泡 1 小时。
2. 老鸭焯水,洗干净。
3. 把全部食材放进瓦煲里。
4. 加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 1 小时,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
利湿除烦,清热健脾。
中医认为,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它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而赤小豆也是常用的祛湿药材,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薏米也是传统的药食兼用药材,其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健脾渗湿,除痹止泻。
总的来说,此汤有清热祛湿,通利关节,健脾解毒的功效。但孕妇、脾胃虚弱、体寒的人群不宜食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图/羊城晚报资料图
导语:现代人每天都在谈论的问题是养生,我们从一些电视节目当中也可以看到养生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开始注意自己身体的养生情况。养生这个词语的出现,其实它的意思是顾名思义的,因为所谓的养生,
随着全面小康时代的到来,国民的健康素质原来越高。从90后“空巢老人”到真正意义上的中老年人,都非常注重养生。但中医师提醒,普通民众要学会分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方法,切忌从众,以免错误养生损害健康。这些养生习惯会损害健康1.每天梳头100下很多
每天为您送上市中医院重点专科、专家介绍、原创科普、杏林微视频、杏林微普法等优质内容。关注微信,了解医院的最新资讯,好文章要与大家分享哦!体质养生由于体质的形成与先天和后天因素有关,而遗传因素的多样性和后天因素的复杂性使得个体体质存在明显的差
现如今许多人都把养生提上了日程,越来越多的养生方法也应运而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正确地养生,而且如果触犯了“养生禁忌”,还有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养生的时候“养生禁忌”不要触碰。养生保健要规避哪些禁忌事项呢?1、 频繁的
自从经历过新型冠状病毒风波后,大众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通过饮食、运动或用保健品的方式来保健养生,其实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养生侧重点,可以跟年龄对照着看一看。短短一生中如何养生保健?1、10岁应活蹦乱跳一般长到10岁时五脏六腑已经发育完善和
本文来源: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冬天比较寒冷,尤其是在北方。冬至这一天在一年当中是阴气最盛的一天,白天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不过阴长到极限之后,也就不会无限制地去长了。冬至一阳生,冬至一方面阴气至极,同时阳气也开始生长出来了。所以冬至是一个
关于养生的话题,避免不了和健康扯上关系,每个人都对养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些人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身强力壮,根本就不需要养生,养生是老年人应该注意的问题;老年人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内的各器官的功能慢慢地在衰弱,因而更注重养生是完全没有问
明天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大寒节气既是寒极之时,也是一年24节气轮回的终点,是冬之落幕、春之前奏。中医养生观点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敛藏的时令,养生也要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重点做好“冬藏”。与此同时,大寒节气处在冬春季节的交
在车水马龙的现代社会中,男女老少都有意或无意地遵循着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有其效率优势,却也导致人们的各种健康问题层出不穷,而这些健康问题,常常是疾病还未真正发生只出现了部分前驱症状的表现, 现代医学往往很容易忽视这些“不起眼”
你知道吗?人体一旦保持某种姿势,并维持一定的时间,就能起到治疗疾病及养生保健的作用。脚尖走路防痔疮每天早晚各走2000米左右,走路时,双脚抬起脚后跟,用脚尖走路。这样练习,既有利于提肛收腹,又使肛门静脉瘀血难以形成。既防治了痔疮,又可防止脱
早起花间走 颐养心神夏季,气温升高,人们汗液排量加大,室外活动减少,老年人和经常久坐的白领一族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如何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进而预防心血管疾患的发生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养生专家张明主任医师介绍说,夏季
苏荣扎布苏荣扎布,蒙古族,1929年出生,内蒙古医学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起从事蒙医临床工作,为首届国医大师。“八戒”安心苏荣扎布认为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会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
生活中人们必须要做好养生保健工作,尤其是要注意饮食上的调理,不仅能为身体补充能量,同时也降低了患上疾病的几率。养生时间表是怎样的?1、饭后半个小时吃水果水果里面含有糖分会直接被小肠所吸收,平时所吃的肉类以及主食等混合性的食物,里面会含有大量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明天,我们即将迎来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都说雨水是春天的开篇,但此时冬天的寒意尚未散尽,气温也会大幅波动。那么雨水节气养生应该注意哪些要点?在多变的气候中,老年人以及体质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