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3 18:07:20 | 浏览:9580
最近连续写了几篇和养生粥有关的文章,有朋友问我,古代医籍中应该记载了很多养生粥吧?答案是肯定的。历代养生家对粥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清代医学家王孟英著的《随息居饮食谱》中认为“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这13款经典的养生粥,总有一款适合你或你的家人吧!赶紧收藏好了,这个秋冬,我们就喝这正宗的养生粥了!
一、药肉粥
组成:羊肉100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熟干地黄15克,黄芪15克,生姜3克,粳米100克
用法: 取精羊肉,留120克细切。剩余的羊肉先以水3升,并药取药汁1.5升,去滓,下米煮粥,将熟时,入细切羊肉煮粥肉熟,加入调料即可。早晚空腹食用。
功用:补气益血,颐养容颜。适用于面色无华,容颜憔悴萎黄者。
宜忌:凡实热病证及外感未愈者不宜食用。
出处: 《太平圣惠方》
二、枸杞粥
组成:枸杞子30克,粳米60克
用法: 用枸杞子粳米煮粥,四季皆可。供早点或晚餐服食。
功用: 补肾益血,养肝明目。适用于老年人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久视昏暗,以及老年性糖尿病等。
宜忌: 脾胃虚弱,经常腹泻的老年人忌服。
出处:《太平圣惠方》
三、酸枣仁粥
组成:酸枣仁10克,熟地10克,粳米30~60克。
用法:酸枣仁微炒捣碎,与熟地黄共煎取药汁,在以药汁煮粥,每日3次。
功用:养阴益肝,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肝两虚,心烦不眠等证。
宜忌:酸枣仁炒用时,不能久炒,否则油枯而失去镇静之效。
出处:《太平圣惠方》
四、生地黄粥
组成:生地黄汁20毫升
用法:煮白粥,临熟时入地黄汁搅匀,空腹食之。
功用:滋阴清热。适用于虚劳、瘦弱骨蒸,寒热往来,咳嗽唾血。
出处:《饮膳正要》
五、枸杞羊肾粥
组成:枸杞叶500克,羊肾2对,羊肉250克,粳米250克,葱白5克
用法:将羊肾洗净,去臊腺脂膜,切成细丁;葱白洗净,切成细节;羊肉洗净;枸杞叶洗净,用纱布装好,扎紧口;粳米淘洗净。.再将原料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熬粥,待肉熟、米烂成粥时即成。服用时,吃羊肾、羊肉、喝粥。
功用: 补肾填精。适用于肾精衰败,腰脊疼痛,性功能减退等症
宜忌:凡实热病及外感未痊者不宜食用。
出处:《饮膳正要》
六、羊肉粥
组成:鲜精羊肉60~150克,粳米适量
用法:羊肉洗净切块,同粳米煮粥,温热服食
功用: 补虚损,益精气。适用于下元虚冷,气短自汗等症
宜忌: 吃羊肉期间,忌服配有半夏或菖蒲的中药方,以秋冬服食为宜
出处:《饮膳正要》
七、羊胫骨粥
组成:羊胫骨1付,陈皮3克,高良姜6克,草果6克,生姜15克,粳米和食盐适量
用法: 以上除粳米外,加水慢火熬成汁,分次澄清取汁,将其汁与粳米入锅煮粥即成
功用: 温肾健骨,散寒和中。适用于肾阳不足,腰膝冷痛,筋骨无力,或脾肾虚寒,腹痛,腹泻,食少等证。
宜忌: 实热病证及外感未愈者不宜食用
出处:《饮膳正要》
八、柏子仁粥
组成:柏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粳米30~60克。
用法:先将柏子仁去净皮壳杂志,稍捣料,同粳米煮粥,待粥成时加入蜂蜜适量,稍煮1~2沸即可。日服2次。
功用:养心安神,润肠通便。适用于心血不足,心神失养之心悸、失眠、健忘;以及阴血不足,肠燥便秘。
宜忌:心神不宁而大便溏泻者不宜食用;痰湿内盛者忌用。
出处:《粥谱》
九、菟丝子粥
组成:菟丝子3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菟丝子洗净后捣碎,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入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烧煮即可。
出处:《粥谱》
十、鸡肝粥
组成:鸡肝1具,粳米100克,豆豉,食盐各适量。
用法: 鸡肝冲洗干净,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豆豉,煮至粥将成时,加鸡肝、食盐,再煮至粥成。
功用: 本品有补肝明目之功,适用于肝虚目暗。
宜忌: 阴虚劳损不宜食用。
出处:《寿亲养老新书》
十一、薏苡仁粥
组成:薏苡仁,粳米各50克
用法: 薏苡仁、粳米分别用清水浸泡,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先烧沸后再改用小火煮至熟烂稠厚即可。
功用: 本品有祛风除湿,利水消肿之功效,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等症。
出处: 《本草纲目》
十二、猪肝绿豆粥
组成:猪肝100克,绿豆,50克,粳米100克
用法: 猪肝冲洗干净,切碎备用,绿豆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过夜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绿豆,煮至粥将成时,再加猪肝候2~3沸即可。
功用: 本品有补肝养血,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体虚水肿,小便不利。本品可用于营养不良性水肿。
出处:《 本草纲目》
十三、胡萝卜粥
组成:胡萝卜、粳米各适量
用法: 新鲜胡萝卜洗净,切碎,同粳米一起煮粥,早晚空腹食用。
功用: 健胃补脾,益肤美容。适用于皮肤干燥老化者。
出处:《本草纲目》
最近连续写了几篇和养生粥有关的文章,有朋友问我,古代医籍中应该记载了很多养生粥吧?答案是肯定的。历代养生家对粥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清代医学家王孟英著的《随息居饮食谱》中认为“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这13款经典的养生粥,
大家好这里是小慧说美食,三伏天最适合养生,小慧推荐给大家八款养生粥,做法简单营养又健康美味,大人小孩都喜欢喝!一、红豆花生红枣粥1、准备食材:大红枣、黑豆、花生、黑米、大米、冰糖2、红豆花生红枣粥的做法:(1)
中医养生的明星产品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冬虫夏草、天山雪莲、藏红花等等,可谓是中药界的Prada、LV、Gucci,倘若……小编我在路上捡到一袋冬虫夏草,我一定交(拿)给(起)警(就)察(跑)。冬虫夏草藏红花天山雪莲奢侈品离我们太遥远,今天我
还有几天就到霜降节气了,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季向冬季过度的阶级,所以大家要注意补充营养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很多人都知道喝养生粥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比较好,不仅有营养,而且十分美味,今天就给大家推荐6碗适合霜降节气前后喝的养生粥。1、小
花生红枣小米粥这款粥我常做给正备孕的妹妹吃,所需食材简单,粥中还添加了滋补的宜露鹿参膏,有时会加鹿胎膏。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妹妹的气色果真比从前好多了,生个可爱的小宝贝指日可待。用料:小米 30克 花生 20克 枸杞 15克 红枣 20克。
三伏天是养生最佳季,推荐6道养生粥,补水又健康,全家都爱喝,想要做好养生,首先就得从饮食方面入手,要学会科学合理的搭配,三伏天的闷热又潮湿,喝粥不仅能健脾养胃,排除湿气,还能给身体补充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特别是对于食欲差的人来说,更是益处多多
国庆,怡人的秋景搭配7天长假,空气里洋溢着普天同庆的热闹和举家团圆的幸福。这个“十一”,是不是准备放飞自我了?温馨提醒您,往年节后都是高血压、肠胃病的高发期。节日养生“三重点”01养肝护胃中医认为,
”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开始质疑粥的营养价值,认为其营养单一。冬季是喝粥的好时候,王孟英曾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道:“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好粥,需要加粗粮。其实,这并不是粥的“错”,而是我们忽略了“粥料也是需要搭配的”。
今天,豆皮分享8种养生粥品,三伏天天气烦闷,胃口不好,这几道粥品不仅营养健康,补气养生,。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此时大自然阳气升发,而人体的运行规律讲究顺应自然,因此,三伏天也是适合补气养生的时节。
粥的功效有很多,很多人在养生的时候都会选择喝粥来养生,而且在早上也可以把养生粥当做早餐来吃,这样在饮食种就达到了养生的功效。那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养生粥的做法有哪些吧。养生滋补粥的做法黑米红枣粥做法:黑米80克,大米20克,红枣40克,枸。
6款养生粥 清热解暑养脾胃西瓜皮绿豆粥西瓜皮有利尿功用,还可清热解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要求也由最初的“吃饱”演变为“吃好”,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怎么吃才能在满足味蕾的情况下,又能吃出健康呢。
养生本应该是老人比较关心的话题,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过越快,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忙碌的生活使人们习惯性的熬夜加班,不运动,饮食不规律快餐饮食代替了健康的食物,导致越来越多人年纪轻轻就脱发,身体呈衰老状态,过劳而死,年轻人都纷
人至老年,生理机能老化,所需热量减少,消化功能衰退,其饮食应以少而精、清淡熟软为宜。喝粥是颜老身体力行的养生方法之一。老人食粥益寿,也是古人倡导的一种养生之道。《札记》中有“仲秋之月养
秋天是保护肠胃的关键时期,早上喝粥就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古人认为“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接下来文旅妹为您介绍秋季早餐最养人的11款养生粥,一起学起来!
黄芪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不仅能治疗多种疾病,还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黄芪大枣粥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能够起到调节身体的作用,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速度,并且具有调和五脏的功效,黄芪不仅具有利水退肿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排毒生肌的作用,大枣具有养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