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国学大师梁漱溟养生六观

时间:2022-12-14 18:59:55 | 浏览:998

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一生醉心于国学研究和传承,既是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也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美誉。梁漱溟少年时代体质孱弱,曾饱受病痛之苦,中年之后,他开始重视培养自己在养生方面的习惯和


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一生醉心于国学研究和传承,既是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也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美誉。梁漱溟少年时代体质孱弱,曾饱受病痛之苦,中年之后,他开始重视培养自己在养生方面的习惯和做法,结果不仅成就了一个好身体,也让自己活到了95岁高龄。回顾梳理其养生之法,在以下6个方面,不乏独到的见解。

身体——走走动动才硬朗

重视运动,是梁漱溟毕生信奉的养生法宝之一。早年,为了治疗失眠,在北京西直门外“极乐寺”一位和尚引领下,梁漱溟开始学习“静坐”,后经气功大师刘贵珍指导,其“静坐”之法更加臻于成熟完善。由于“静坐”之时,可以达到物我两忘、无思无虑的境界,所以非常有助于身心休养。从上世纪60年代起,梁漱溟又喜欢上打太极,经过长时揣摩练习,不仅套路动作娴熟,而且不分寒暑,长期坚持。此外,梁漱溟对散步也是情有独钟,他认为:“腿的衰老比其他器官为早,因此老年人越是懒得动,越是要活动。”更值一提的是,梁漱溟还有坚持按摩的习惯。每天50分钟左右,很少间断,通过揉按穴位及相应配套动作,最大限度地达到了舒筋活络、通畅血脉的目的。

脑袋——思思学学才灵活

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已思考不停,是梁漱溟在益智健脑方面一贯的主张和原则。事实也是如此,即使到了耄耋之年,梁漱溟依然能够做到多读多思,笔耕不辍。他认为:“脑力劳动者,越是进入老年越要多动脑筋,才能保持才思敏捷。”当年,动手写《人心与人生》时,梁漱溟曾对儿子说,“这本书不写出来,我的心不死!”就在去世前一年,他仍然满怀感慨之情说:“李商隐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一个九五老人,所剩的日子屈指可数了,但我丝毫没有颓唐、悲凉之感。只要我脑子还能用,我将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继续走下去,愉快而充实地送走这最后一段岁月。”如此勤奋执着,既成全其才高学广、著作等身。同时,也让其生命显得充盈无憾、丰富多彩。

饮食——素素淡淡才健康

受传统文化影响,梁漱溟很早就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参佛悟道,使他对人生的很多命题有了比常人更为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毫无例外地波及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饮食上坚持吃素。从19岁开始,梁漱溟就以一个真正佛教徒的戒规来要求自己,坚持吃素,杜绝烟酒,即所谓的“吃苦耐劳,屏绝嗜好,食色都很淡泊”。

他早餐半杯牛奶加一两块饼干或面包;午餐青菜或豆腐,辅以鸡蛋汤;晚饭以面食为主,极少吃米饭。不仅如此,在饮食原则方面,他还坚持定时少量、食不过饱的原则,除了偶尔喝喝茶、吃吃水果之外,从不饕餮大餐、大吃大喝。对己如是,对家人也不例外,经常安顿大家说:“吃饭,最好吃到七、八成饱就可以了。”

生活——简简单单才知足

和饮食相适应,生活方面,梁漱溟极力追求的也不外两个字——简单。他生性节俭淳朴,既不置办产业,也不讲究排场,诚如好友所形容的那样:“生活简约一如持戒律之僧人”。直到去世时,他依然身穿一套旧料子中山服。为此,有学生在挽诗中写道:“布衣素食,俭俭省省;一代寒儒,两袖清风。”长此以往,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其形成物我两忘、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他也经常告诫家人:“得失利害之念愈少愈好,应当有一切平等观。要超然物外,高瞻远瞩,莫堕入成败得失窟中,胸怀不能高爽,更易错置多乖,更容易失败了。”而谈及父亲长寿的原因时,其子梁培宽也颇有感触地说:“乃得之于对事对人的无我,以及平日生活态度的超然物外,远非得之擅长颐养”。

心境——平平和和才常乐

“欲养生,先养心。”受此启发,梁漱溟创作了自己的养生座右铭,并悬挂于书房用来自勉:“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现实生活中,不管在什么境遇下,梁漱溟都能做到心平气和,泰然处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人遇事动不动就气盛,发怒,势必肝火攻心;如气盛不得平和不外露,则又积郁于内腑。两者都伤肝劳神,有损健康。所以说气平情淡,自长自消,算得上是人生身心锻炼的一项功夫。”就算“文革”遭批挨斗的日子里,他也丝毫不放于心上,而是索性有感而发,利用20多天的批斗间隙和夜晚闲暇,完成了长达5万多字的文章。试想,若是没有超强平和的心境,要做到如此,恐怕真的比登天还要更难。

性情——淡淡泊泊才无忧

说到一个人的性情志趣,诸葛亮有一句至理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梁漱溟对此非常欣赏,也经常以此自勉。人生在世,自然免不了遭受各种境遇,但他难能可贵,做到了逆不消沉,顺不自大。梁漱溟向来视名利为身外之物,鉴于其一生成就斐然,当部分学生表示要给他塑像时,他立即回信予以制止:“吾要明白表示,塑像一举,切不可行,我断然拒绝,吾人在世,只当‘谦虚谨慎为人民服务’,我与同学诸弟共勉之。有违此旨者,非吾门徒。”即使面对生死这样的人生重大命题,他依然显得释怀坦然:“我一任其自然,无意求速,亦不作推迟之想。”难怪学者千家驹评价道:“梁先生遇事豁达。宠辱不惊,什么时候都没有失去心理的平衡,且又事事认真。”

——END——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孟孟

相关资讯

国学大师王国维经典十首宋词!告诉你他为什么叫国学大师!

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

95岁国学大师南怀瑾养生秘诀:拥有7点,益寿延年

1好心态。很喜欢一句话,也是我的“养生座右铭”: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国学大师”南怀爱瑾先生是个养生达人,他的第一个养生秘诀,就嗯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心态呢!他认为,内心常常处于安宁、平衡的状态,自会有祥云缭绕,春光

109岁国学大师文怀沙养生秘诀:7个特点,笑度天年

1第一个“特点”:幽默。有人说,幽默的基础是智慧,幽默是智慧的花朵。这话,一点也不假。“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幽默的人。他曾经写过一首打油诗,听来让人忍俊不禁,细细思量,颇有见地:“ 少要沉稳老要狂,少时不稳小流氓,老来不狂病殃

96岁国学大师梁簌溟养生秘诀:4个习惯,终身相伴

心态平和,心理平衡,就是最好的养生。1有人说,一个人寿命的长短,完全取决于先天的基因。这话太过绝对,完全忽略了后天习惯的巨大威力。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一个人的前半生兢兢业业培养习惯,后半生踏踏实实在习惯的路上

发奋养生的国学大师钱穆

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史学四大家”的钱穆先生,有“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宗师”之称。追溯其家族历史,祖父37岁就病故,父亲仅活到41岁,长兄亦英年早逝。“三代不寿”的隐痛,让钱穆由衷感慨“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从此立志养生,功夫不负有心人,

国学大师梁漱溟养生六观

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一生醉心于国学研究和传承,既是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也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美誉。梁漱溟少年时代体质孱弱,曾饱受病痛之苦,中年之后,他开始重视培养自己在养生方面的习惯和

浩瀚千年国学,十大国学大师

(导读:19世纪末,西学和“欧化主义”的刺激,自然感染了处境相似的中国学人,而真正把“国学”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则是在西学东渐、我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空前转型的清末民初。)1902年秋,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创办《国学报》

曾仕强——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大师

曾仕强:整部《易经》,实际上,它只是讲了“3个字”而已。记住这3个字,你的一生不会犯大的过错,不会走过多的弯路,不会一事无成,不会抱憾终生。第一个字是:上。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一生都不要忘记,要不停地求上进。这个上进,就是往人生前进的方

国学大师水镜先生挖坑栽了,大师从坑里爬上来了吗?

2020年年初,有位“国学大师”在网络直播间横空出世,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关键还能免费为大家预测全国高考作文,坊间称其为“水镜先生”。“水镜先生”本名章檬,广东人,学历仅为大专,毕业后,一直在老家的一家眼镜厂打工。2019年的冬天,命运

国学大师南怀瑾:是大师还是骗子?北大教授怒批:文盲才看他的书

台湾作家杨照在微博上说:“被问到台湾有谁能评论南怀瑾,我只能回应:‘难啊,他最近二十年在台湾几乎没有读者。’台湾知识界这点评断能力幸好还有。”香港作家廖伟棠也说:“南大师这些事,港台知识界皆知。这就是为什么大师去世一事在港台几无反响,因为我

如今我们盲目追星,而对大师了解甚少,那么国学大师都有谁?

中国曾经有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诸如王国维、章太炎、梁启超、赵元任他们都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一、王国维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 王

人人都在谈养生,养生到底是什么?常做3件事或有助于养生

导语:现代人每天都在谈论的问题是养生,我们从一些电视节目当中也可以看到养生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开始注意自己身体的养生情况。养生这个词语的出现,其实它的意思是顾名思义的,因为所谓的养生,

6种养生方法毁健康错误养生不如不养生

随着全面小康时代的到来,国民的健康素质原来越高。从90后“空巢老人”到真正意义上的中老年人,都非常注重养生。但中医师提醒,普通民众要学会分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方法,切忌从众,以免错误养生损害健康。这些养生习惯会损害健康1.每天梳头100下很多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常识」体质养生之辨体质巧养生

每天为您送上市中医院重点专科、专家介绍、原创科普、杏林微视频、杏林微普法等优质内容。关注微信,了解医院的最新资讯,好文章要与大家分享哦!体质养生由于体质的形成与先天和后天因素有关,而遗传因素的多样性和后天因素的复杂性使得个体体质存在明显的差

99%的中国人不知道什么是农历?国学大师真的越来越能忽悠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又是一个胡说八道的国学号,连历法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就来忽悠人。这类人的特点就是讲的内容有真有假,用真的部分来增加可信度,然后再使用一些春秋笔法来混淆概念。首先,咱们的“农历”确实是“阴阳历”,而不是单纯的“阴历”。但中国人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水上乐园项目山东泰山资讯网武夷大红袍官网唯品会购物网进口红酒品牌网玉石网观赏鱼养殖网欢乐谷游玩攻略网热水袋品牌网黎明歌迷网许昌新闻头条网流星雨资讯网董氏起名神器php编程知识面膜资讯网
艾灸知识网-艾草一般指艾,艾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艾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痒、助眠、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功效。教你艾灸的正确操作方法、艾灸罐的使用方法和视频、艾灸盒的使用方法和视频教程。
艾灸知识网 mmnf.cn ©2022-2028版权所有